一、聚合氯化鋁的簡介
聚合氯化鋁,又稱堿式氯化鋁或羥基氯化鋁,是一種無機高分子混凝劑,具有良好的混凝效果和廣泛的pH適用范圍。它主要用于水處理過程中,對水中懸浮物、膠體顆粒等雜質(zhì)進行有效去除,提高水質(zhì),滿足各種水質(zhì)要求。
二、聚合氯化鋁的用法
1. 溶解:在投加聚合氯化鋁前,需要將其與水充分溶解。一般情況下,將聚合氯化鋁固體顆粒加入到攪拌器中,加入適量的水,攪拌至完全溶解為止。注意:溶解過程中要控制好水溫,避免水溫過高導致聚合氯化鋁分解;同時,攪拌速度要適中,以免破壞絮凝體的形成。
2. pH調(diào)節(jié):聚合氯化鋁的混凝效果受水質(zhì)pH值的影響較大。因此,在使用過程中,需要根據(jù)水質(zhì)情況對pH值進行適當調(diào)節(jié)。一般來說,當水質(zhì)酸性較強時,應加入適量的堿進行調(diào)整;當水質(zhì)堿性較強時,可加入適量的酸進行調(diào)節(jié)。
3. 投加:聚合氯化鋁溶解完成后,需要將其投加入待處理的水中。投加方式可采用泵送或直接傾倒的方式。投加過程中要注意控制投加量,以*達到理想的混凝效果。
4. 混合:投加聚合氯化鋁后,需要對水體進行充分混合,以使聚合氯化鋁與水中的懸浮物、膠體顆粒等雜質(zhì)充分接觸,形成較大的絮凝體?;旌线^程中要注意控制混合速度和時間,以免絮凝體過小或過大。
5. 沉淀:混合完成后,絮凝體會隨著水流逐漸下沉,通過沉淀池進行分離。在沉淀過程中,要*足夠的沉淀時間,以*絮凝體完全分離。
三、聚合氯化鋁的用量
聚合氯化鋁的用量受多種因素影響,如水質(zhì)、處理目標、混凝效果等。一般來說,聚合氯化鋁的用量可根據(jù)以下公式進行計算:
聚合氯化鋁用量(mg/L)= [C×V×1000] / [M×1000]
其中,C為聚合氯化鋁濃度(mg/L),V為處理水量(立方米),M為水質(zhì)中的懸浮物濃度(mg/L)。
需要注意的是,實際應用中,聚合氯化鋁的用量還需根據(jù)實際處理效果進行調(diào)整。在使用過程中,可通過觀察水中絮凝體的形態(tài)和沉降速度等指標,來判斷聚合氯化鋁的用量是否合適。